•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

科学家从陨石中发现火星可能曾有生命的新证据

时间:2014/12/13 10:57:18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976  评论:0
原标题:科学家从陨石中发现火星可能曾有生命的新证据

  一块来自火星的石头在太空中遨游了约70万年,化作地球上空的一颗流星,坠落在非洲沙漠中。科学家从它身上发现了火星可能曾经存在生命的蛛丝马迹。

  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从一块拇指大、重约6克的灰黑色火星陨石中,发现了10多颗比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还要细小的、成分类似于煤的碳颗粒。

  领导这项研究的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林杨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我们利用激光拉曼谱仪和化学分析,测定出这些碳颗粒为干酪根,是有机质,并排除了它们是无机的石墨。”

  “进一步,我们从火星陨石中发现了轻的碳同位素增多的现象。”林杨挺说,“这是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的有力证据,非常激动人心。”

  他介绍,地球上的煤、石油等有机物的形成都有生命的参与。而判断有机物是否与生命有联系的关键证据是碳同位素。

  这与研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很相似。地球上的生物作用会使有机物中轻的碳同位素变多。古生物学家就是通过古老岩石中碳同位素来判断它是否与生命有关。

  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这是火星可能曾有生命“迄今为止最令人鼓舞的科学论据”。

  由中国、德国、瑞士、日本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陨石学与行星科学》上。

  林杨挺团队为了能更精细地分析,使用了中国唯一的纳米离子探针。

  “这台精密的仪器可以分析小于一微米的颗粒。我们非常清楚地在火星陨石中看到有机碳颗粒,并排除了碳颗粒是被火山岩浆从火星深部带出的可能。我们还第一次对火星陨石中单颗的碳颗粒在原位做了同位素和化学分析。”林杨挺说。

  同时,科学家们对这些有机物中的氢同位素分析,证明它们不同于地球上的有机物,而表现出火星物质的特征,因此判断这些有机物来自火星而非地球污染。

  科学家介绍,火星陨石能够来到地球,是因为发生过小行星撞击火星的事件。一些石头被撞飞,离开火星进入太空,如果碰巧被地球引力捕获就会坠落地球。

  目前,地球上被国际陨石学会承认并命名的火星陨石共有120多块,其中只有5次是有人目击降落过程,并马上收集。用于这次研究的陨石就是其中之一。它于2011年降落在摩洛哥的沙漠中。国际陨石学会根据当地地名将它命名为提森特。

  “提森特是目前地球上最新鲜的火星陨石,非常重要且珍贵,几乎等同于从火星直接采样。”林杨挺说。

  这些科学家最初是想从陨石中寻找水的痕迹,却意外发现了只有几微米大小的碳颗粒。“这个概率很小,真的很不容易。”林杨挺说。

  以前,科学家也曾宣布从火星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或“生命迹象”的证据,但不少遭到了质疑。林杨挺团队的研究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欧阳自远说,如果找到地外生命,那将是科学史上最重大发现之一。火星是除地球之外,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近20年来,以美国为主的火星探测利用高分辨成像、光谱、质谱、雷达、中子分析等多种探测手段,获得的一系列证据都反映出火星表面早期曾有水,存在过适宜生命繁衍的环境。

  林杨挺说,目前为止,人类发射到火星的探测器都还没有找到生命的直接证据。而陨石研究提供了寻找生命线索的另一种途径。

  “要最终确认火星生命,必须从火星采样返回地球,在实验室做精细的分析。”林杨挺说,“火星探测选择着陆点非常重要,难度也很大。有一种观点是曾经的海岸带,另一种观点是有地下水的地方。”

  对于是否相信火星上真的有过生命,这位科学家开玩笑说:“如果现在让我去买彩票,我会买‘有’。” (记者喻菲 杨春雪)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徐小燕
中国梦中国视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梦中国视线”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梦中国视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梦中国视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梦中国视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为造就中国梦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本网,本网将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

※ 有关本网事宜请在工作日内联系  QQ: 18610944110   邮箱 18610944110@qq.com



特别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社会资讯网”网站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山东省视窗”版权所有